【文/曾巧儀(德國布萊梅大學語言所助理研究員)】2008/04/08
目前,台灣社會已經有了國際觀的概念,學生早早就得學英語;文化名人也常撰文指責台灣人多半不理會國際時事,並大力呼籲台灣教育應該重視培育出有國際觀的下一代;然而,筆者想在本文指出,國際觀的培養,如何普遍地被誤解,並針對此點提出學校教育的落實方向。
培養學生擁有國際觀,重點並不在於讓學生把時間花在學英語、大量接觸西方社會文化資訊上,而是能夠讓台灣的學生,大方向地了解自己所處的社會與文化,在全 球架構上的地位與意義。確切來說,培養國際觀的主要目的,是讓學生有能力觀察台灣各領域與世界其他國家的各層面,有何相異相似之處;進而激發學生思考,台 灣因文化傳承所發展出的社會現象,若從國際的角度來檢視,有何優缺點,如何取長補短。
於是,想要鞤助台灣學生打開視野擁抱國際、未來帶領台灣在世界舞台上競爭,必須先讓他們以了解台灣社會文化的傳統與發展,當作接軌世界的第 一站。此後,當他們進一步吸收外國資訊或身處國際時,能靈活地反觀台灣狀況,探索台灣與外國差異的背後原因。簡而言之,要在學校教育培養國際觀,首重對自 身社會文化的充份掌握,與跨文化比較思考的能力。
若沒有上述這兩能力,即使學生英文流利,並每日閱讀國際新聞,甚至出國深造,他們如何能因此反思台灣的優劣勢,並了解台灣相對於世界發展趨勢的不足,以幫助台灣社會更進步?
若沒有上述這兩能力,對於多數不準備出國唸書工作的台灣學生而言,除了應付考試外,有何實際動機去在意外國社會發生什麼事情?若有了上述的 觀察思考能力,以及有對台灣社會的深刻了解,他們就可以體會,自己即便身在台灣,國際時事與訊息,其實也能與自己有切身的關聯;因為世界上其它社會文化的 發展,都可激發出對台灣各現象的反省。因此,文化名人常呼籲的重點,例如學生該密切注意國際時事等,事實上並不是養成國際觀的主要方法,那是有了國際觀的 結果。
最後,期待即將新上任的教育部團隊,終於能夠把台灣的學校教育帶入二十一世紀。著重培養學生主動地觀察、比較、思考社會文化現象的能力,而 非繼續讓他們被動地全盤吸收課本知識。唯有裝備好這些能力,台灣學生才有可能進一步探索跨文化的差異;如此一來,國際觀的培養教育,也才能發揮功效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